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1
端午節(jié)的來臨騷擾著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來,看賽龍舟。年年龍舟都是我爸爸那條船勝利。不知道今年會怎樣!
我剛到江邊一看,哇!他們都做足準備,老一輩的人們都手持香火,對著長江行了幾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邊……一會兒精彩開始了。他們頭上系著繩子,拿著船槳,只見船頭的那個人拿著鼓吹氣勢耽耽,很是威武。開始了,船員們坐正姿勢,握緊船槳,蓄勢待發(fā),“咚、咚、咚……”隨著鼓點的加速,船只像離弦的箭一樣,“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隨著整齊統(tǒng)一的口號聲,20多條船只不分上下,像魚兒般穿梭水間。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條龍舟領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窮追不舍,我大喊著“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終點了,眼見著后面的船只奮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們所有人都屏息凝視著,“咚咚咚咚……”密集的鼓點似乎在鼓舞著滿船的將士們,“加油、加油、加油”口號聲越來越響,啊!爸爸所在的船只獲勝了!我大聲歡呼。
隨著比賽的結束,人們又開始了新一輪活動——包粽子。
包粽子比賽開始了,看著桌子上準備好的粽葉、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紀輕輕的叔叔阿姨們、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們,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線纏上,動作流利沒有一絲猶豫,看得我眼花繚亂。
隨著時間的流逝,比賽接近尾聲了,看著奶奶們盆里慢慢的粽子,我們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當益壯啊,別看年紀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個均勻、漂亮。
賽龍舟、吃粽子,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2
20__年6月6日,農歷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在這個有點悶熱的季節(jié),我想起老家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蘇大豐的一個普通小鎮(zhèn)上,端午節(jié)沒有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有賽龍舟、做糕點、祭祀祖先。記憶中,奶奶會在過端午節(jié)前半個月就到河灘上尋粽葉,把它摘回來放到外面外面曬干(據家里老人講這樣的粽葉包起來更加香)。到端午節(jié)那天奶奶會把曬干的粽葉放進有水的鍋里用火把它燒熱。然后拿出來和紅棗、花生、過年研制的臘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后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就會搬來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奶奶包粽子。看著一片片褐色的粽葉在奶奶靈巧麻利的手里變成一個個像小狗頭的粽子,不到一會兒功夫,竹籃子里面就裝不下了,全部包好后放進大鍋子里煮上好半天,等粽子煮好了,把鍋蓋打開,一股濃郁的粽子肉香撲鼻而來。
傍晚,爺爺從田里回來,手里拿著艾葉,鋪子掛到門上,這樣會驅蚊,能辟邪,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幸福極了。
這就是我記憶中老家的端午節(jié)。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3
端午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jié)。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爸爸也放假回來過端午節(jié)了。
說到端午節(jié),還有一段悲涼凄美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生于兩千多年前的楚國,他為了國家能夠富強,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于是獻給了楚王??墒钱敃r的昏君國王聽信小人讒言,沒有采納,反而將他驅逐流放。在流放中,他得知家鄉(xiāng)被敵人占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氣憤難平,在五月初五那天,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淚羅江。當地百姓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屈原,為的是不讓江里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糯米和大棗做成。媽媽提前把糯米和包粽子的槲葉在盆里泡了七、八個小時。中午我們吃過飯,奶奶和媽媽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見媽媽拿兩個葉子疊放在一起,然后再放上米和大棗,把葉子卷起來,直到把糯米和大棗完全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浸在水中。我看了一會兒,覺得挺簡單的,準備嘗試一下。在得到媽媽的允許后,我也開始包粽子了,誰知道那米就是不聽話,怎么卷都卷不住,不是從左邊出來,就是從右邊出來。嘗試了幾下后,我就氣餒了,不想再繼續(xù)包下去了。媽媽說:“沒事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包好!”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我終于包好一個粽子,累得我滿頭大汗。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學習和包粽子一個道理,都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沒有什么困難能夠難倒你!今天你包的這個粽子煮好了,留給你自己吃。”我滿心歡喜答應了,一邊在心里面細細體會媽媽剛才給我講的道理,另一邊期待著能盡快品嘗到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早上起來,媽媽給我和弟弟戴上了香囊和五色線,說可以驅邪保平安,希望我們姐弟倆健康成長。吃早飯時,媽媽把我包的粽子放在我面前,我嘗了一口,哇,好好吃啊!我一口氣把自己包的粽子吃完。心里面暗想,看來只有自己動手,付出了勞動換來的果實才更美味。我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像包粽子一樣有耐心和恒心,刻苦認真,取得好成績,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這個端午節(jié)好開心呀!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4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我的家鄉(xiāng)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和五月節(jié)。當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用來賽龍舟的船也已準備就緒時,那端午節(jié)也隨著他們問來了。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的木舟,上刻鱗甲,船頭裝飾成龍頭,船尾裝飾成龍尾。只要裁判一聲“開始”,雙方的人都努力劃龍舟,這邊一下,那邊一下,場面非常壯觀。
端午節(jié)不僅要劃龍舟,還要包粽子,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會包“中山蘆兜粽”: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別有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咸的有蛋黃、綠豆……包好的粽子放到一個鍋里去煮,等粽子煮好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解開外在的包裝,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棕肉,輕輕咬一口,那味道一定讓你回味無窮,唇齒留香。有的人把“簡棕”投入河中,讓魚不傷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佩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老習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簡稱。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端午節(jié)那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以及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為線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琳瑯滿奪目。老年人一般喜歡佩菊花、梅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形狀的,象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萬事如意。古時候,人們?yōu)榱舜_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制成香囊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端午節(jié)的習俗非常之多,賽龍舟、包粽子都是其中之一。我覺得端午節(jié)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在那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子等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媽媽在端午節(jié)之前就把粽葉買回來了。并在頭天晚上,把江米、花生米、棗、等各種東西準備好了,又把買回來的棕葉在鍋里煮了一會,粽葉的清香漫漫的從鍋里散發(fā)出來,那淡淡的清香跑進了我的鼻子里,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興奮不已。只見媽媽先拿一張粽葉,然后再卷成像喇叭似得桶,再在“喇叭”里裝上準備好的江米、花生米、棗等各種東西把它緊緊地包成一個三角形,再用一根線綁起來。我很好奇,也想試一下,媽媽同意了,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做??晌覜]注意到,在媽媽綁“喇叭桶”時沒有透一點點縫,可我透了一個大大的縫,當我已經用線綁好之后,才發(fā)現里面的食物都從那個大縫逃走了我氣憤憤地說:“這是怎么回事?”媽媽耐心的給我講,我聽取了媽媽的勸告,又做了一次,然后用線綁起來,包的是妖不是妖,是鬼不是鬼。
煮完了,我把鍋蓋一掀開,一股清香味跑了出來,又忽然很驚訝,我發(fā)現我包的粽子里面的食物溢了出來,想一個爆炸三角。我又難過又快樂,因為我既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還嘗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7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文化,比如: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粽葉飄香的端午節(jié)了。
今天,媽媽約了幾個阿姨到我家來包粽子,爸爸跑到山上摘了很多碧綠的粽葉,媽媽在家里準備糯米和多種餡料,有豆沙、鮮肉、紅棗、蛋黃等等。阿姨們和小朋友們都到了,東西都也準備好了,媽媽和阿姨們開始包粽子,有的包尖腳粽,有的包橫包粽,還有的阿姨包牛角粽,但我不會包,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但一開始包來包去總是包不好,最后媽媽手把手教我,我總算包了一個不好看的粽子。
粽子已經包了很多,媽媽拿了一些到鍋里開始煮,不一會粽葉夾雜了糯米的清香撲鼻而來,我的小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口水也開始流了下來,問媽媽:“媽媽,媽媽,粽子還要多久才能吃呢?”媽媽說:“還要一小時左右呢,粽子是必須煮透了才好吃的。”媽媽先給我和小朋友吃水果和點心,還一邊給我們講屈原的故事:“5月初五端午節(jié)也叫瑞陽節(jié),這一天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老百姓為了紀念他,也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將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還組織了許多船只到江里尋找屈原的身體,這就是現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由來。”
過了好一會,媽媽叫我們吃粽子,我選了一個大大的肉粽,剝去粽葉,潔白的糯米被肉油染得晶亮,好燙,不過滿口肉香糯糯的香香的,不一會一個粽子就被我吃完了,我接著問媽媽又要了尖尖小小的紅棗粽,特別的清香甘甜。
這個端午節(jié)吃著香香糯糯的粽子,聽著習俗的由來,過的特別有意義!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8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jié)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渡是為了撈投羅漢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面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端午節(jié)又快到了,我提議張萌包粽子吃,媽媽一聽馬上同意了,利用星期天的時候,我跟妹妹還有媽媽一塊包粽子,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會包,后來經過媽媽的耐心教導,讓我跟著慢慢學,第一步先取出三片大葉子,把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在空心的圓錐形里面插一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一些糯米和葡萄干放在里面,然后搖動筷子,一直把粽子包的緊緊的。不一會兒,我妹妹媽媽就包了一盤又一盤的粽子,媽媽悄悄在粽子里面包了十個蛋黃餡的,包完才告訴我和妹妹說,我和妹妹驚訝的不得了,好期待馬上把粽子煮熟了吃。
包完粽子打開電視,正在直播龍舟比賽,看的我熱血沸騰的,這時媽媽也把粽子煮熟了,吃著粽子看著賽龍舟,甭提多開心了,雖然沒有到達賽龍舟現場,但是對這個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目充滿了熱情和喜愛,希望這個風俗傳統(tǒng)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忍不住要贊嘆一聲“啊,我熱愛祖國,喜歡家鄉(xiāng)的風俗?!?/p>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9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站在這人群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布去年冠軍隊——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后的準備,都蓄勢待發(fā)。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fā)。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jié)奏前進著,拼命地前進著,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后,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劃著,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閑著。他們不斷喊著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眾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沖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jié)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于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到了沖刺的階段。觀眾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領先著,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這時,有的觀眾忍不住了,高聲地喊著,為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xù)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著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wèi)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隊伍的最好成績。觀眾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著。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jié)。
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作文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然而作為中國四大節(jié)日: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jié)毫無疑問就是其中最有“熱”感的節(jié)日。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jié)氣,端午節(jié)顯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jié)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jié)確就是一個忙碌的節(jié)日,因為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jié)代表著夏收秋種。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就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jié)卻就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獲的季節(jié),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jié)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么大,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就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tǒng)習俗。中國人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就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就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可就是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之后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