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記事包青團敘事作文
清明記事包青團敘事作文5篇
青團是江南地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學(xué)回家,我來到廚房,看見盆里有一大團看上去發(fā)霉了似的綠東西,覺得很奇怪,便去問外婆:“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說:“這是用面粉搓合一種草,再加上一點水做成的面團。別看它這么難看,其實是用來制作青團的。”聽到包青團,我就來勁了,一定要幫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團來反復(fù)搓揉,使面團變軟。搓著搓著,我的手都要沒力氣了,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看到外婆還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堅持了下來。
搓好面團之后,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把面團分成一塊一塊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塊拿在手上繼續(xù)揉。外婆說:“先在粉團的中間戳一個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團做成碗口形狀,就可以放餡了。”我照著外婆說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這粉團太不聽話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對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棄的時候,外婆說了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繼續(xù)做。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把粉團捏得有點像碗口的形狀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樣放餡,怎樣封口。原來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講究的。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認認真真地做,終于把一個青團包好了。我激動地嚷了起來:“我成功了!這個青團一定要留著自己吃。”外婆看著我這興奮的樣子,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我看見外婆把包好的青團貼上幾片葉子,再把葉尖剪掉,覺得很好奇,就問:“為什么要貼上葉子呢?”“這樣蒸起來才不會黏著鍋,方便拿出來?!蓖馄胚呝N著葉子邊說。我見外婆這么忙,也過來幫忙。
最后,是把青團放入鍋里蒸。我又想起了一個問題,就問:“外婆,清明節(jié)為什么要吃青團?”外公聽見了,搶著回答:“吃青團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拿我們這些農(nóng)民來講,青團又稱苦團,吃了青團后,就要開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開始了?!甭犃送夤脑?,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青團蒸好后,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湊近一看,個個青團晶瑩剔透,就像一塊塊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說:“青團要涼一會兒吃才香?!蔽抑缓媚托牡氐却?。涼了一會兒,我們?nèi)胰司途墼谝黄鸪郧鄨F。我嘗了一口,真是又軟又香,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這次包青團,不僅讓我嘗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團,還了解到了關(guān)于青團的知識和傳統(tǒng),真是令人難忘啊!
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2
我的家鄉(xiāng)有個習(xí)俗,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家也忙碌著過節(jié)。
清明節(jié)的早上,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從菜場里買來了做青團的材料。只見媽媽在廚房里忙碌著。我走進廚房,看見媽媽在揉面團,面團里加了一種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草呀?”媽媽說:“這種草叫青?!?/p>
過了一會兒,一個圓圓的面團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媽媽說:“可以包青團了?!蔽衣牭健鞍鄨F”就來勁了,我一定要幫媽媽包青團,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取了一塊面團搓了起來,媽媽教我先在粉團中搓一個洞,再用大拇指捏得薄薄的,最后把面團做成碗口的形狀,把餡放進去,并封口,可手里的粉團就是不聽使喚怎么也封不了口,當我正要放棄的時候,媽媽說:“失敗乃成功之母?!?/p>
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3
說起青團,每個人都應(yīng)該吃過,它翠綠的外表里,有的裝著甜津津的豆沙,有的裝著香噴噴的豬肉炒豆腐干,可好吃了!不過,你會做嗎?最近,我決定拜太婆為師,來學(xué)做青團。
太婆是我們這里遠近聞名的做青團高手,她做的青團皮薄餡多,吃一口唇齒留香。做青團最重要的一種食材就是鼠曲草。這種草一般生長在田間小路上,山上野外也比較常見。太婆將鼠曲草洗凈后放鍋里煮爛,再揉進粉團里,漸漸地,粉團就變成淺綠色的了。太婆揪了一團面,左手托著面團,右手的食指伸進面團里,大拇指一邊捏著面團,一邊不停地轉(zhuǎn)動,不一會兒,一個像尖頂帽子似的青團皮就做好了。太婆裝進了我最愛吃的豆沙餡,再用右手的虎口邊轉(zhuǎn)動邊收口,再放在掌心揉圓,一個漂亮的青團就做好了。
“就這么簡單呀,我會!”我自信滿滿,迫不及待地要大顯身手。我努力學(xué)著太婆的樣子,可是面團到了我的手里似乎變得特別不聽使喚,費了好長時間,我的青團皮不但沒有捏成尖頂帽子,反而成了一口大碗,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粗掖诡^喪氣的樣子,太婆笑呵呵地說:“比起太婆一開始做的青團,你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啦,來,我教你!”聽了太婆的鼓勵,我頓時有了信心,在太婆的手把手指導(dǎo)下,我終于做成了一個像樣的青團。
青團蒸熟了!我顧不得燙手,抓起一個就往嘴里送,哇,又軟糯又香甜!做青團可真有意思!
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4
“ 哎呀!”“哈哈!”一陣歡聲笑語沖出了廚房,你們要問在干什么?我就告訴你們吧,我和奶奶在包青團呢!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到了,我和奶奶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俗話說得好,吃吃簡單,做做難呀!今天我應(yīng)驗了,對我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不過,凡事都得嘗試一下嘛,不嘗試怎能知道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說干就干!首先,我把深綠色的青葉放在水中清洗后擰干。再拿出米粉倒入盆子,摻一點水,一邊用手用力攪拌?!巴炅?”原來我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無法自拔。我用力往上抬,可幾次米粉都和我一起上來。不知怎么的?這米粉好像很喜歡我的手,怎么也甩不掉。終于,經(jīng)過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終于從“白色黏世界”中逃脫出來了。又可以“工作”了。接著,我把青葉和米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揉,直到米粉和青葉完全融合為一體后就大致可以包了。
奶奶把大面團分成一個個小面團。我拿起一個小面團把它揉圓,然后掏一個小洞,不好了,皮破了。我又揉圓,掏了個洞,哦,這下終于成功了。我不禁為這小小的成功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餡放入里頭,再把洞慢慢捏攏,封住。繼而,又把它揉圓。這會兒,豆沙又從四面八方露了出來,好像一個個剛出生的嬰兒,好奇地望著外面的世界。見此情形,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七手八腳地在打面團中撈了一點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青團終于包好了。
之后,我吸取了這一次的教訓(xùn),做得一次比一次好。我看著它們會心地笑了……
我從這次包青團中領(lǐng)悟到:世界上的事沒有一件是完不成的,只要你嘗試了,付出努力了,既使比登天還難,你也能做到最完美、最出色!
清明記事包青團作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學(xué)回家,我來到廚房,看見盆里有一大團看上去發(fā)霉了似的綠東西,覺得很奇怪,便去問外婆:“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說:“這是用面粉搓合一種草,再加上一點水做成的面團。別看它這么難看,其實是用來制作青團的?!甭牭桨鄨F,我就來勁了,一定要幫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團來反復(fù)搓揉,使面團變軟。搓著搓著,我的手都要沒力氣了,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看到外婆還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堅持了下來。
搓好面團之后,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把面團分成一塊一塊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塊拿在手上繼續(xù)揉。外婆說:“先在粉團的中間戳一個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團做成碗口形狀,就可以放餡了?!蔽艺罩馄耪f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這粉團太不聽話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對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棄的時候,外婆說了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繼續(xù)做。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把粉團捏得有點像碗口的形狀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樣放餡,怎樣封口。原來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講究的。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認認真真地做,終于把一個青團包好了。我激動地嚷了起來:“我成功了!這個青團一定要留著自己吃?!蓖馄趴粗疫@興奮的樣子,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我看見外婆把包好的青團貼上幾片葉子,再把葉尖剪掉,覺得很好奇,就問:“為什么要貼上葉子呢?”“這樣蒸起來才不會黏著鍋,方便拿出來?!蓖馄胚呝N著葉子邊說。我見外婆這么忙,也過來幫忙。
最后,是把青團放入鍋里蒸。我又想起了一個問題,就問:“外婆,清明節(jié)為什么要吃青團?”外公聽見了,搶著回答:“吃青團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拿我們這些農(nóng)民來講,青團又稱苦團,吃了青團后,就要開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開始了?!甭犃送夤脑?,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青團蒸好后,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湊近一看,個個青團晶瑩剔透,就像一塊塊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說:“青團要涼一會兒吃才香?!蔽抑缓媚托牡氐却?。涼了一會兒,我們?nèi)胰司途墼谝黄鸪郧鄨F。我嘗了一口,真是又軟又香,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這次包青團,不僅讓我嘗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團,還了解到了關(guān)于青團的知識和傳統(tǒng),真是令人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