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
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篇1
今天是農(nóng)歷七月十四,我和媽媽在家搬出一張桌子來燒香拜拜。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燒香拜拜。媽媽說:“今天是鬼節(jié)?!钡纫幌乱赝馄偶页燥?。為什么會有鬼節(jié)?我上網(wǎng)查了一番,原來:“中國有三大鬼節(jié):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七月十五)、寒衣節(jié)(十月初一)。中國人不僅對人有人情味,對鬼都有人情味,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的鬼節(jié)。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或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家家戶戶要準備紙錢、果盤、供桌“燒經(jīng)”了。特意供奉水蒸餛飩、餃子。家有新亡,除靈前則在七月十三燒經(jīng)。何謂燒經(jīng),一般理解為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燒燒紙錢叩叩頭。
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fā),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jīng)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七月十四/十五日,既是民間的鬼節(jié),又是道家的中元節(jié),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jù)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xiàn),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jié)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據(jù)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后被打入惡鬼行列,受餓鬼糾纏,無法進食。他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蘭盆經(jīng)》,許其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yǎng)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于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蔽一腥淮笪颍砉?jié)還有這樣的歷史?。?!
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篇2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jié)”,也稱“中元節(jié)”,有些地方俗稱“鬼節(jié)”、“施孤”,又稱亡人節(jié)、七月半。
“鬼節(jié)”,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qū)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nèi)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jié)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nèi)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里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里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后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里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最后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jīng)中《盂蘭盆經(jīng)》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jīng),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jié)。不過后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fā)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谷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
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shù)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tǒng)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jié)是人間的元宵節(jié),人們張燈結(jié)彩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jié)是鬼節(jié),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jié)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jīng),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篇3
盼啊,盼啊……終于盼來了家鄉(xiāng)熱鬧的中元節(jié)了。這一天,可熱鬧了……
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他的母親被關在了地府里。地藏是個孝順兒子,不忍母親被折磨得不成樣,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徇私把母親放了出來。沒想到牢房里的小鬼蜂擁而出,成了各個地方的“游鬼”。所以,人們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游鬼以保平安。我覺得地藏菩薩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覺得連傳說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到了中元節(jié),家家戶戶都擺出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發(fā)粿、水粿、雞,特別是我最愛吃的松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聽說做的大米要放到井里浸泡幾天呢。蒸熟的松粿雪白雪白的,松、糯、軟、冰,夏日里能吃出一片冰涼,比冰淇淋還好吃,且更綠色?,F(xiàn)在因為商場多了起來,購物比做這些小吃簡單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幾天,大人們則會次數(shù)繁多地帶我們?nèi)ス渖痰?,讓我們“大開殺戒”。但我還是很懷念松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們制作中的樂趣。
中元節(jié)這天晚上吧。這天晚上,不等太陽公公說再見,大家就開始準備上香了。六點多時,剛開始還只是一兩戶人家,可過了一會,就陸陸續(xù)續(xù)的愈發(fā)多了起來。香煙繚繞,燭火搖曳,煞是熱鬧。絡繹不絕的香客摩肩接踵,鄉(xiāng)音中熱情地相邀,于是乎甩開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開懷,圍坐一群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爾。夜色漸漸的來了,孩子們喜上眉梢,因為屬于我們時光到了,小伙伴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點燃了,呼朋喚友,蜂擁著游走于阡陌、田間,嘻嚷著誰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條夜行的火龍映照著燦爛的童顏,徹夜不眠。于是,大人們品味著鄉(xiāng)俗,放松著盛夏下的身心,孩子們追逐著鄉(xiāng)俗,娛悅著66無慮的童年……
故鄉(xiāng)的底蘊深厚,“鬼節(jié)”的傳說中也洋溢著濃濃的鄉(xiāng)情!我希望我們的故鄉(xiāng)——閩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篇4
在諸多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新加坡等,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全羊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游玩的眾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現(xiàn)時民間的“中元普渡”習俗是三教合流的結(jié)果,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習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nóng)歷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紙,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人們相信這樣可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為禍人間。在臺灣民間信仰,普渡的擺桌祭拜,又分成“公普”(又稱“聯(lián)普”,全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lián)合舉辦)與“私普”(個人或單一家庭、機關舉辦),今日臺灣,由于商業(yè)社會,幾乎皆以方便面、零食、白米等能久貯之物為主,而牲禮、五味碗也愈來愈少見。
普渡舉辦時,供桌上也會豎立彩色三角形紙旗,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贊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也會寫上信士姓名。先祭拜統(tǒng)領萬姓幽靈的大士爺,并焚燒四色金紙。燒完金紙后,開始祭拜所謂的“好兄弟”,并在每一項供品插上一炷香,也會在供桌下放置香皂、毛巾與盛滿清水的面盆供“好兄弟”梳洗,此時有的人會先燒“經(jīng)衣”,這是一種代表衣物與日用品的紙錢,讓“好兄弟”們先換上新衣。許多抽煙者,還會點燃香煙,插在香腳上,推己及“魂”,供“好兄弟”吞云吐霧,別有一種人情味。祭拜完后,焚燒銀紙,歡送眾家“好兄弟”離開。
較為慎重的信徒,甚至請來僧侶、道士誦經(jīng)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羅漢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道士、藝師扮演驅(qū)魔大神鐘馗,是謂“跳鐘馗”。有人則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今日臺灣,八家將與官將首等陣頭十分盛行,也有請八家將、官將首等出陣,以替換“跳鐘馗”的儀式。
中元節(jié)作文范文600字篇5
農(nóng)歷7月14日我們這里傳統(tǒng)的鬼節(jié),家家戶戶都殺雞宰鴨上供,焚燒陰間用的紙錢、別墅、轎車、家用電器等等以祭拜祖宗??傊衽_前是燃香點蠟的,煙味兒彌漫了整個空間,陰陽兩界,在這煙霧繚繞中連為一家,共慶一年一度的鬼節(jié)。
因為爺爺?shù)臓敔斣?jīng)當過所謂的“道公”,所以7月13日晚老媽大人就給我和爸爸下了死命令——我們一家明天得“吃齋”,忍饑挨餓到下午四點鐘方可吃東西。我當時好象看見爸爸的臉都餓綠了,自己也面如菜色呢?,F(xiàn)在都已經(jīng)是社會主義社會了,黨的陽光四處普照,燦爛無比呢,怎么還有這樣的破規(guī)矩呢?真是的!可礙于情面,我和爸爸即使眼前晃著美味佳肴,也絕對不敢抗旨的,這請您老媽大人放心好啦!
那天上午,我遲遲不敢起床,賴著也睡不著了,只好爬起來玩電腦。爸爸早已約他的牌友玩牌去了,媽媽自己忙活,反正我不得吃東西,也賭氣不當下手了??墒峭鏆w玩,肚子還是要鬧革命的,于是拼命地喝水。玩到1點多鐘,屏幕上的字都變成了蘋果(我用的是紅色字體),圖片也變成了飯菜,朋友的頭像也成了烤鴨,音樂是口水滴答的節(jié)奏。我餓,主啊,救救我吧!
實在受不了啦,把口袋里的錢全都扔在了電腦桌上,自己跑出去瞎溜達。來到街上,汽車尾氣也是香香的,一個小男孩還故意拿著冰淇淋舔啊舔,那個小妹妹也竟然大口大口地吃著火腿腸,尤其是那個哥哥,都這么老了,還吃剛烤出來的熱狗。我咽了咽口水,以防盯愣聞傻了滴落下來。他們也太過分了吧,怎么不知道在街上隨便吃東西是不文明的表現(xiàn)呢,平時的大街上壓根兒也沒有這么人吃東西啊。今兒是怎么啦?于是忿忿地走進時裝店,這兒摸摸,那兒看看,笑嘻嘻地請老板取下模特身上的那幾件裙子,試了又試,反反復復地照了鏡子,幾個來回后,雖然店里的買主和老板都說合身,但我“醉妞之意不在裙”啊!我餓,同志姐啊!
后來又去新華書店看書,隨手拿起一本《幽默與笑話》,看著看著,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惹得眾人對我投來鄙視的目光,他們疑心我神經(jīng)病了么?郁悶……只好放下書本,假裝找起歌舞光碟來,找著尋著,突然那些花花綠綠的光碟都在眼前晃成了香甜可口的菜肴。此時肚子更是咕咕地唱起歌來了——食物啊,我的姑奶奶!
終于熬到了下午三點半鐘,我便滿懷希望奔回家來,看見爸爸已先我一步到家了。他就在廚房砍著雞肉呢,那動作好熟練,媽媽也看傻眼了。爸爸眨我一眼,示意我不要出賣他的“看家本領”。
阿彌陀佛,光輝的下午四時終于到啦!可以開飯了——我和媽媽一掃平時吃飯細爵慢咽的作風,配合爸爸上演了狼吞虎咽的精彩激烈場景。一會兒工夫,一桌豐盛的飯菜就光榮地犧牲了一大半。我們?nèi)贾活櫬耦^吃啊吃,惟恐怠慢了自己的肚子。哈哈,突然叁雙筷子一齊夾向那碟酸甜排骨,于是我們面面相覷,“噗嗤”——不約而同噴飯啦!
最后的飯局以“噴飯”而告終,要不然,我還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碗呢,撐死事小,影響事大呢!
——唉!這難捱的鬼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