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成色WWW永久网站婷,视频在线观看互动交流,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

| 嘉欣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1)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蘇省啟東市,這里有很多美食,比如說:香煎脆年糕、油炸小黃魚、微辣酸菜魚、火烤牛肉串、紅燒羊肉等,但我最愛吃的卻是家鄉(xiāng)的餛飩。

家鄉(xiāng)的餛飩制做過程很繁瑣,但吃起來卻很香,我打算親自做一碗,便請求媽媽來幫忙。

我從菜場買了餛飩皮,它是正方形的,像一張紙那么薄、手掌那么大,白白的,看上去呈現(xiàn)半透明的狀態(tài),摸上去很柔軟。餛飩好不好吃,餡是最重要的,媽媽把五花肉剁成泥,她說,手工做的肉泥更細膩更香,剁好后,放入花生油、生抽、鹽、五香粉、雞精等調(diào)料,最后加上一點芹菜末,一起攪拌均勻,肉餡就做完了。

接下來就開始包餛飩了,媽媽先把餛飩皮攤開,在中間加上一個硬幣大小的肉餡,然后把餛飩皮對折,再一卷,兩邊扣在一起,一個餛飩就包好了。

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包起來,第一個餡放多了,包的像大象的腦袋一樣鼓鼓的,肉餡全露在外面了。媽媽說:“你少放一點餡,這樣更容易包?!蔽野凑諎寢尩脑捜プ?,果然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樣子還是有點丑,餛飩的邊角沒有對齊。經(jīng)過多次改進后,我包的餛飩終于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餛飩很快包完了,媽媽把它們放到鍋里,很快就煮熟了。熱氣騰騰的餛飩出鍋了,只見它們像一只只小白兔圍在一起,再撒上一些香菜,加上生抽和蔥花油調(diào)制成的湯汁,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欲。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餛飩皮很有嚼勁,肉餡很鮮美,吃完餛飩我又把湯汁都喝完了。啊!味道真是太鮮美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美食,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直流口水、想來嘗一嘗呢?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2)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這個注重美食的國家,東南西北個個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食物。當然,每個地區(qū)的風格不同,人人也都各有所好,從宴會的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都是許多美食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眾多的美味佳肴中,我卻最喜歡家鄉(xiāng)的大鍋菜。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做大鍋菜,要事先漿好粉條,把紅薯粉條放在大盆里,溫水浸泡,使之變軟。做好鹵水豆腐,分割成大塊上鍋蒸,減少水分,再切成小塊,油鍋煎黃。菜一般用大白菜,也可以是冬瓜茄子,擇好洗凈,大鍋菜關(guān)鍵的一道工序是炒肉,一般是用五花肉,肥瘦兼有,鍋燒熱了放入蔥姜蒜,首先倒入肉,肉 色發(fā)黃,倒入面醬,炒到七分,再倒入醬油,漫肉一寸,然后把粉條肉塊丸子豆腐海帶絲白菜一起放入,加鹽和各種佐料,鍋里的菜經(jīng)過煙熏火燎和柔柔的細火慢燉,沸騰翻滾中,飄溢出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菜香。味爛在鍋中,多種營養(yǎng)復(fù)合味道簡約而不簡單。左后加上蔥花香油香菜,油汪汪的大鍋菜,醬色的粉條,金燦燦的豆腐,漂浮著丸子,看著都饞。

我問媽媽大鍋菜的歷史,于是我們百度一下居然是歷史悠久的漢代傳統(tǒng)小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吃大鍋菜的風俗還與民間灶火有關(guān),逢年過節(jié)親朋聚會,婚喪嫁娶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大鍋菜,我也吃過一些各式菜,但吃的最舒服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大鍋菜。那飄香的味道,那蘊含的感受,那傳承的意義,永遠也改變不了。大鍋菜是一種超出飲食文化那種憨厚的性格,真不可思議!

通過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都流口水了?從此是不是也愛上了大鍋菜?那你們就試著做一鍋吧!讓大鍋菜永遠傳承下去!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3)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省監(jiān)利縣容城鎮(zhèn),是一個離長江較近的地方。這里有許多水產(chǎn)品和農(nóng)作物,所以,我的家鄉(xiāng)常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美食,我最愛吃的是江蝦、菱角、鍋塊。

我們這里的江蝦可不像海蝦一樣大,它只有一到兩厘米長,頭上長著兩根很長的胡子,這些蝦子還沒炒時是白色的,有些地方還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樣。但是你把它下鍋一炒,它們立刻卷了起來,還慢慢地變成了粉紅色,隔著老遠就可聞到它的香味,饞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產(chǎn)品中,不但有動物,還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層黑不啦嘰的殼,樣子就像老牛頭上的一對角,角尖上長著刺,如果你拿的時候不小心,還會被刺傷。雖然它外面長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開,里面就會落出白生生的肉來。它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當菜炒著吃。蒸的時候,用沙木蒸籠,蒸一個多小時后,開蓋就是香味。我們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賣菱角的,“賣菱角啦,沙木蒸籠蒸的菱角”的叫賣聲,離很遠都聽得見。有時候家里圖方便,會直接去了殼,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綠色的辣椒襯托著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一種美食,那就是鍋塊。鍋塊只有冬天才有得吃。冬天里,在街頭巷尾,你總能找到鍋塊攤。只要有人來,老板就會拿出一小塊面團,里包了肉或菜,再攤成餅狀,在餅上拍上芝麻,然后把它貼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爐的內(nèi)壁上,火燒得很旺,不一會兒,鍋塊就膨脹起來,表面變成了金黃色,冒出一陣陣濃濃的香氣,烤好了,你還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醬或是甜醬,在大冬天里能吃上鍋塊,可是一種享受。

對我們家鄉(xiāng)的美食,你感興趣嗎?如果你的家鄉(xiāng)沒有這些食物,那就到我家鄉(xiāng)來做客吧!我請你吃遍我們家鄉(xiāng)的美食。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4)

碧波蕩漾的海面上,一艘艘漁船陸續(xù)出海打漁,帶回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一只只晶瑩剔透的蝦,這便是象山人最愛的海鮮的味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焙ur,也就成了象山人最離不開的味道。蝦、魚、螃蟹更成了餐上的必不可少。愛吃、能吃、會吃的象山人就三餐之間研究出了許許多多的美食。

蝦,煎、炒、烹、炸,樣樣美味。椒鹽,我吃了一次便忘不了,咬一口外酥里嫩的蝦,吮一口咸香的汁水,多么滿足!

幾只小蝦,幾條小魚,幾瓣青菜,就成了一道“絕世美味”的象山海鮮面。這時,我會先閉上眼睛,俯下頭,深吸一口氣,恨不得把香里帶鮮的味兒通通吸入肺腑,然后情不自禁地叫一聲“真香!”然后,使勁吸一口面,發(fā)出“嘶——”的聲音,再喝一口極鮮的湯水,一股又香又鮮的味道涌遍全身,感覺整個人生都變得幸??鞓妨恕6?,最喜歡在這里面加一種東西,那就是醋。加了醋,酸酸的咸咸的,湯汁更飽滿醇厚了,不把酸湯喝完,是不會把目光轉(zhuǎn)移的。吃得一點殘渣都不剩,卻還想再來一碗。

魚也毫不遜色,清蒸,再放些姜片,原汁原味,鮮咸可口;紅燒,滿足味蕾,做湯,美味至極。

象山人最崇尚美食,海鮮已成了象山美食的一塊金字招牌。鮮、香、美,這就是象山的味道。來到象山,你若不吃一頓海鮮大餐,那可是今生今世莫大的一個遺憾!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5)

民以食為天。中國自古以其獨特的美食聞名于世。八大菜系,煎煮焗燉,樣樣齊全。而在我們新會古井這兒,就有一道名揚四海的菜,古井燒鵝。

有人聽了可能就會說:“不就是燒鵝嗎,有什么稀奇的。”哎,這也是,不就是燒鵝嗎,沒什么稀奇的,但聽完我的介紹,你可能就不會這么想了。

古井燒鵝有兩個,一個是恒益燒鵝,一個是平香燒鵝。燒鵝常用的鵝種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陽前后一個半月的鵝苗,并且要在本地魚塘長至三、四個月大,大約7斤重。這種鵝叫“烏鬃鵝”,不受污染,肉質(zhì)。燒鵝時采用傳統(tǒng)的生抽王混砂糖、鹽、酒、蒜茸、五香粉以及其他不得外傳的獨門秘方等為醬料,塞入鵝肚內(nèi),用繩扎緊搖勻,并以麥糖擦鵝身,用荔枝柴燒爐。鵝掛在熱爐內(nèi),爐下置有水之鑊接鵝油,避免把鵝燒焦,以中火燒烤約40分鐘便成。燒鵝做好了后,皮脆色好,有特殊香味,表皮金黃,肉脆甜。夾起一塊有肉連皮的,放進嘴里,那種皮脆肉甜的感覺真的讓你難以忘記。

這古井燒鵝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七百多年前,新會崖門發(fā)生了一場改朝換代的宋元大海戰(zhàn)。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一位在南宋宮廷里負責制作燒鵝的卸師,帶著女兒逃難到銀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卸師在仙洞村開了一間燒鵝店,憑著宮廷秘制燒鵝的高超手藝,把鵝燒得色香味獨特,很快便名揚遠近數(shù)十里,生意特別好。后來卸師的女兒長大了,嫁到銀洲湖東岸的古井,女兒也把父親秘制燒鵝的手藝帶到了古井。古井燒鵝由此而起,并代代相傳到今天。

怎么樣,聽完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有一種想吃的沖動呢。心動就不如行動吧!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6)

我最喜愛的就是披薩,如今的披薩真可謂是風靡全球,據(jù)統(tǒng)計,全球有超過200萬家披薩店,意大利家庭每周也會吃一次披薩。難怪,披薩正以餡料的多樣性和濃濃的中國味,吸引著無數(shù)消費者的目光。

披薩的表面是芝士餡料和各種配料,有香腸、雞肉、牛肉等肉類,也有黑橄欖、番茄、菠蘿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這些配料在芝士拉絲上宛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舞蹈,無論是素食比薩還是肉食披薩,它的獨特風味都會讓你著迷。

面餅和普通大餅一樣,但是無論你怎樣吃,都會發(fā)現(xiàn)芝士的余香留在了舌尖。各種地區(qū)的面餅風味,意大利原味的面餅柔軟,帶著一種芝士的香味;美式鐵盤的面餅香脆可口,更適合喜歡快餐的人們;還有一種芝士卷邊披薩,讓面餅的邊緣的奶香更加濃郁……

這么“中國”的西餐,還真在中國“創(chuàng)”出了一片“天地”?,F(xiàn)在披薩也成為了“快餐”,所以無論大街小巷,都有喜歡吃披薩的人,可是作為快餐的它,卻也成為了高雅的代名詞。你看,這“西式大餅”是不是很有魔力?

中西合璧的披薩深受人們的喜愛,它既保留了中國的傳統(tǒng)風味,又讓西方文化完美地展現(xiàn)與此。難怪披薩是我最喜歡的美食。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7)

今天是星期五,又有班隊課啦。這次的班隊課,很特別,因為賈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準備好自己烹飪的一道菜和一雙筷子。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自己精心烹飪的美食,由于是在家準備的,所以擔心美食會涼了,影響美味。沒想到賈老師早有準備,把最后一節(jié)班隊課改成早讀課,這樣我們的美食就不會受影響了。

剛到學(xué)校,我們大家就開始議論我們各自的“杰作”了。都在彼此詢問對方做的是什么,是不是很好吃…….我做了兩道菜,一道是十分清爽可口的“青椒土豆絲”,另一道是“胡蘿卜洋蔥炒青椒“。

就在大家議論彼此美食的時候,賈老師走進教室時,原本熱鬧的教室一下安靜下來。賈老師讓我們把各自的菜一一擺上講臺,然后再拿好筷子,排好隊,挨個品嘗??粗v臺上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美食,都有點咽口水的感覺。急盼著能快點輪到我,讓我品嘗著誘人的美味。終于輪到我了,我跳了一個香腸放入口中,甜甜的,似乎還有嚼勁。等我想再來一個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盤香腸已經(jīng)被同學(xué)們掃蕩的差不多了。我只好另尋我的美食目標。當我看見一盤紅燒肉的時候,心想這個一定不錯,就順手夾了一塊,放入口中,哇!這么咸呀,是不是鹽放得有點多呀!隨后我又夾了一塊帶番茄的肉,外面脆脆的,里面軟軟的,可好吃了。隨后我的眼睛盯上了顧立誠準備的雞翅,當我走到那盤雞翅前時,已經(jīng)被眼疾手快的同學(xué)掃蕩的只剩下三塊了,老師為了能讓大家都嘗到這道雞翅的美味,讓我們只能吃一小塊雞翅的肉。讓我有點遺憾,沒能盡情地享受雞翅美味。

隨后進入美食評選的環(huán)節(jié),賈老師讓我們評出誰的菜最好吃,誰是“小小廚藝家”。我們紛紛指著身邊的同學(xué),認為他們的'美食不錯。最后老師把王偉康、顧立誠、姚志杰、程宇峰、方明成、宋晶晶、陸鑫七名同學(xué)請上講臺,給他們合影留念,同時宣布他們獲得“小小廚藝家”的稱號。

雖然這次我沒有被評為“小小廚藝家”,但是我也很開心,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動手做的美食,在我心中永遠是最美味的。因為它是我的勞動果實,享受自己做的美食,心情甭提有多美了。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8)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介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佛跳墻”。你們想知道“佛跳墻”的制作方式嗎?“佛跳墻”是一種壇煨的特制佳肴,你們想知道“佛跳墻”菜名的背景故事嗎?想知道“佛跳墻”的原名嗎?請聽我細細道來!

“佛跳墻”真美味

“佛跳墻”的味道聞名遐邇,它的做法十分繁瑣、獨特。配料中有上湯和紹興老酒。食材以魚翅、海參、雞、蹄筋、干貝、香菇、鮑魚等二十多種主料配上十多種輔料,分別用煎、炒、烹、炸多種方法泡制成各種特色菜式;然后一層一層地放入一只大酒壇里,注入適當?shù)纳蠝徒B興老酒。這個方法可以使湯、酒、菜充分融合,最后用荷葉把壇口密封起來,放在火上加熱。用火也非常講究,須用質(zhì)純無煙的炭火(即旺火)燒沸后再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難怪“佛跳墻”的味道這樣獨特!

“佛跳墻”的前身——福壽全

“佛跳墻”原名“福壽全”,這其間有個故事。早年,鄭春發(fā)在清朝布政使周蓮家中當廚師。一次,一位官員設(shè)宴款待周蓮,他的妻子吃了贊不絕口,回府后讓鄭春發(fā)仿制了幾次,都不能讓周蓮滿意。于是,周蓮帶著鄭春發(fā)上錢莊請教。取經(jīng)后,鄭春發(fā)偏重海鮮,減少肉類,令周蓮流連忘返。為什么改名為“佛跳墻”呢?是因為“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

我愛“國菜之尊”——令人回味無窮的“佛跳墻”。

描寫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精選篇9)

麥熟將至,外出路過南方一個小鎮(zhèn),有幸在飯店吃到了從小烙印在腦際的美食——碾碾兒。吃著這久違了的美食,當年的那種對其情深意切的欲望不禁又重現(xiàn)于心頭。

那是我童年時代,正直國家困難時期,農(nóng)村百姓過著食不飽腹的生活。人們想盡辦法,把能入口的東西都吃凈了,就連門前的老榆樹也不能幸免于難,人們把樹皮剝光,充當了口中食糧。盡管如此,仍難解饑餓之急。

母親不忍心我們挨餓,早早地許下愿:給我們做碾碾兒。我們無不從心底里高興。等啊盼??!終于有一天,母親說地里的麥子可以吃了,讓我們跟著她去地里拔麥子。地里的麥子還不十分熟,而這也正是做碾碾兒最好的時機。由母親指點,專門挑選那些能用的麥子。做碾碾兒用的麥子特別嚴格,嫩了不行,因為麥子的漿水還沒凝固;老了也不行,因為麥粒熟透了就太干了。必須選那些既成熟而又沒干透了的、麥粒綠而飽滿且已經(jīng)有了一定硬度的麥子。母親舍不得多拔,因為那將是我們一家的口糧。等我們帶著兩捆麥子回家后,已累得直不起腰來了。其實活是輕微的,只是人已餓得沒了力氣。為了能吃到這美食,我們不得不堅持著和母親一起做下去。

我們先是把麥穗一個個掐下,然后放入鍋里悶熟,再把悶后的麥穗撮成粒。不等所有的工序結(jié)束,我就耐不住饑餓,將一把麥粒放入口中了,經(jīng)母親再三勸說,才沒再多吃。等麥穗都撮成粒,母親把麥粒端到自家的石磨旁(當時農(nóng)村差不多家家有石磨)。將石磨的上扇掀起,把一玫銅錢墊在磨臍上,再將石磨放好。將收拾干凈的麥粒倒在磨盤上,在磨眼上插一根秫桔桿兒,我們幾個和母親一道推的推,拉的拉,圍著磨道了起來。因為兩扇磨盤中間有銅錢墊著,磨扇間有著一定的空隙,所以推起來比磨面省些力氣,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費盡了全身之力。磨盤上的麥粒不斷下落,磨盤周圍不斷地落下了一個個的小面卷兒,不是太長,如同一根根斷了的火柴棒。

我們個個臉上淌著汗,心情卻是很好的,因為馬上就有飽飯可吃了,而且是上好的美食。我們的汗珠不斷增多,磨盤四周的小面卷兒也橫七豎八地堆了起來,等磨盤上的麥粒全不見了,我們才氣喘噓噓地停了下來。

母親用掃帚輕輕地掃凈磨盤四周的小面卷兒,又掀起石磨的上扇,仔仔細細地將兩扇磨盤打掃干凈,我們這才隨母親來到上房。等急了的我,也顧不得看清母親準備了什么輔料兒(可能有些大蒜汁什么的吧,那年頭兒沒有上好的講究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種感覺真的勝過吃法國大餐!

時間過得好快,這難忘的童年眼已成往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各種傳統(tǒng)名吃和國外的名家食品也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人們可以在工作之余,心情舒暢地品嘗著人間美味,可是對我而言,最最難忘的還是吃著和母親一塊兒做出的碾碾兒,這種心情恐怕是當今世人所不曾有過的。

愿所有的人們永遠不再有我的那種感覺,愿所有的人都能以恬靜的心態(tài)去品嘗這人間的美食——碾碾兒!

3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