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jié)氣氣候特點
高溫炎熱
大家都了解“熱在三伏”。小暑一般處于三伏里的中伏環(huán)節(jié)。這時候在中國絕大多數(shù)地域都處于一年中最火的環(huán)節(jié),并且中國各省溫度差也并不大。恰好與俗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符合。小暑相對性小暑,說白了,更為酷熱。
大暑節(jié)氣恰逢“三伏”,是在中華一年中日照數(shù)最多、平均氣溫最大的階段,全國各地絕大多數(shù)地域旱災降雨少,很多地域的平均氣溫達35度之上,別名的“三大火爐”也最火。
在中國華南地區(qū)往北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等地域,如蘇、浙、贛等一帶處在酷熱降雨少時節(jié),滴雨似金子。有“小暑雨如銀,小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米左右”,“三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叫法。
恰似左河水詩云:“日盛三伏暑熱熏,坐閑煩靜在蠅蚊??v逢軍鼓云間起,箭射荷花塘若灑金?!奔偃缧∈钋昂笞笥页霈F(xiàn)連陰雨,則預兆之后降水多。民間諺語有“小暑下雨多雨,雨暗足;小暑無雨降雨少,喝水愁”的叫法。
而在中國的華南地區(qū)中西部地區(qū)盡管高溫出現(xiàn)也最經常,但降水卻最充沛、雷電最普遍,是雷雨數(shù)最多的時節(jié)。這里有俗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如”。意謂在夏季下午,雷電假如出現(xiàn)在修真,雨不容易下到這兒,若雷電在西方國家,則雨量迅速便會來臨,要想避開都趕不及。
依據(jù)小暑的熱與不冷,有許多預測分析中后期氣溫的民間諺語有:如短期內預兆的有“大炎熱,田頭歇;小暑涼,水滿塘”;中后期預兆的有“大炎熱,立秋后涼”;長期性預兆的有“大炎熱得慌,四個月風冷無霜”、“小暑不熱,冬天不冷”、“小暑不熱要爛冬”等。
小暑節(jié)氣的特點和風俗
從每年公歷的7月7日或8日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從字義上來講,“暑”即“熱”,說明小暑時氣候炎熱。歷書中曰:“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于極點,故名也。”也就是說,此時天氣雖然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作“小暑”。
小暑即小熱。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p>
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而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進入小暑,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并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qū)進入多雨季節(jié),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傊?,小暑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是天氣炎熱,降雨增多。
小暑節(jié)氣介紹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毙∈顣r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蔽闹兴f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之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養(yǎng)生應該吃什么
小暑節(jié)氣人們離不開空調,但是這樣容易誘發(fā)風濕,損傷脾陽之氣,導致中氣不足,影響工作效率。由于暑天出汗多,中醫(yī)認為氣隨汗脫,因而夏季食療補氣非常重要。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
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
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膽固醇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小暑節(jié)氣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節(jié),氣溫偏高,雨熱同期,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之上,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說文解字》中說:“溽,濕暑也?!薄巴翝欎崾睢?,指土地潮濕,天氣濕熱。
三候大雨時行:《逸周書》中說:“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敝复笫顣r節(jié)雨量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