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甲卷高考化學真題試卷及答案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得道AI填報
溫馨提示:看完整版及各省份高考試卷真題,可下載全文查看或微信搜索公眾號【得道AI填報】,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高考真題】即可獲取。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后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后撤酒精燈。
3.制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后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凈裝置中的空氣后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后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淀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后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于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11.中和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過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后再裝標準掖;先用待測液潤洗后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shù)時先等一二分鐘后再讀數(shù);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時,先等半分鐘顏色不變后即為滴定終點。
12.焰色反應實驗時,每做一次,鉑絲應先沾上稀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到無色時,再做下一次實驗。
13.用H2還原CuO時,先通H2流,后加熱CuO,反應完畢后先撤酒精燈,冷卻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時,先用燒杯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1cm~2cm后,再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
15.安裝發(fā)生裝置時,遵循的原則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濃H2SO4不慎灑到皮膚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沖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時,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堿液沾到皮膚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堿)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0.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到試紙上,再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22.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重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后的藥品,先冷卻,后稱量。
高考化學答題模板
一、實驗操作類規(guī)范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測定溶液pH的操作:
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潔凈的表面皿上,用清潔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到pH試紙中央,待變色穩(wěn)定后再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對應的pH。
(2)檢驗離子是否已經(jīng)沉淀完全的方法:
將反應混合液靜置,在上層清液中繼續(xù)滴加沉淀劑_,若不再產(chǎn)生沉淀,則_離子已經(jīng)沉淀完全,若產(chǎn)生沉淀,則_離子未完全沉淀。
(3)洗滌沉淀操作:
將蒸餾水(或其它洗滌劑)沿著玻璃棒注入到過濾器中至浸沒沉淀,靜置,使蒸餾水(或其它洗滌劑)自然流下后,重復2~3次即可。
(4)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xiàn)象,證明沉淀已經(jīng)洗凈。注意:要選擇一種溶液中濃度較大的比較容易檢驗的離子檢驗,不能檢驗沉淀本身具有的離子。
二、實驗設計類規(guī)范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策略:
一般從實驗原理出發(fā)(包括物質(zhì)的性質(zhì)),按操作過程(或方法)、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的順序來表述答案。
2.答題模板: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取樣,加入……有……生成……的是……
例:設計實驗鑒別兩種無色氣體分別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適量品紅溶液分別于兩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兩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SO2氣體,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適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分別于兩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兩氣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氣體,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實驗現(xiàn)象描述類規(guī)范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策略:
有關化學實驗的描述不僅要求準確,還要求完全,有時還需要指明是何處產(chǎn)生了什么現(xiàn)象,先后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其答題規(guī)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結合特殊要求進行分析處理:
(1)“?!?溶液):
①顏色由……變成……;
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③溶液產(chǎn)生倒吸;
④生成(產(chǎn)生)……色沉淀;
⑤溶液變渾濁;
⑥產(chǎn)生大量氣泡(有氣體從溶液中逸出);
⑦有液體溢出。
(2)“陸”(固體):
①固體表面產(chǎn)生大量氣泡;
②固體逐漸溶解;
③固體體積逐漸變小(變細);
④顏色由……變成……。
(3)“空”(氣體):
①生成……色……味氣體;
②氣體由……色變成……色;
③先變……后……(“加深”“變淺”“褪色”)。
(4)其他:
①器壁上有水珠出現(xiàn);
②器壁上有某色固體生成等。
2.答題關鍵點:
(1)顏色變化:必須說明固體、溶液或氣體的顏色或顏色變化。
(2)體積變化:必須說明固體、氣體的體積變化。
(3)先后順序:注意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先后順序。
例:描述出稀HNO3與Cu片在燒瓶中反應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片逐漸溶解(固體),表面有無色氣泡產(chǎn)生(氣體),溶液變?yōu)樗{色(液體),燒瓶上方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
高三化學學習方法
1.電化學
掌握原電池電解池的形成條件、正負極反應方程式書寫、電子流向、電流流向,及對電解池原電池的區(qū)分。
2.實驗大題或流程圖題
最不好拿分的一道題,若是實驗題先將第一個裝置中能傳到下一裝置的物質(zhì)列出來,其實包括第一個裝置中的部分產(chǎn)物或全部產(chǎn)物或有揮發(fā)性的反應物,一步步都列出來在進行分析,即使蒙也可以靠近答案的蒙。